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高中新课改» 重要文件

基础教育新课程进入全面推广阶段

发布日期:2011-12-21   阅读次数:

  周济指出要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今秋,全国将有90%的县(市、区)实施义务教育新课程
  ■2005年义务教育阶段起始年级将全面进入新课程
  ■到2007年,全国全面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

  本报北京6月16日讯(记者 梁杰)教育部今天召开2004年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教育部部长周济在会上指出,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面临难得的机遇和良好的发展态势。教育系统广大干部师生要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坚持教书育人、育人为本、德育为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开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的新局面。
  这次会议是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即将进入全面推广阶段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提出的建立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体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部署在深化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全面推进课程改革。
  据悉,今年秋季全国范围内将有2576个县(市、区)实施义务教育新课程,约占全国总县数的90%,2005年义务教育阶段起始年级将全面进入新课程,普通高中新课程今年在广东、山东、海南、宁夏四省区开始实验,到2007年,全国全面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基础教育新课程已进入全面推广阶段。
  周济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党中央、国务院的一项重大决策。进行课程改革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是贯彻中央8号文件的重要载体,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必将大力促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评价制度、招生考试制度以及教师教育培训等方面改革的深化,是办让人民满意的、高质量基础教育的关键环节。
  周济总结了前三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工作,指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确立了新时期的培养目标,颁布了一系列基础教育新课程的政策文件;审定了一批体现素质教育目标的教材;探索了一条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形成了一支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骨干队伍;建立了一套具有特色的课程改革工作机制。广大中小学正在发生深刻、喜人的变化。素质教育倡导的学习观、质量观和人才观更加深入人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重视和加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正在形成;学生变得更加热爱学习和喜欢学校,一些地方的教育部门反映辍学率有所下降。中小学教师迸发出极大的学习热情,新课程引起了广大学生家长和社会对基础教育的关注和深层次的思考,关心和支持新课程改革的良好社会氛围正在形成。
  关于通过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贯彻、落实中央8号文件,周济指出要进一步强调突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以及民主法制教育,要加快中小学校德育课程的改进和建设,开好综合实践课程,加强在各学科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
  关于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工作,周济指出要采取标本兼治的系统性措施加以治理。要坚决贯彻教育部关于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五项要求”,同时进一步促进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改革;加强中小学教师的培养和培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大力推进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全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周济还特别强调要全面把握“减负”的实质,要通过减轻不合理的负担,把学生从过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奋发图强,刻苦学习,要发扬中华民族勤奋学习的优良传统,最终目的是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
  对于如何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周济要求全国教育战线的工作者,认真学习中央8号文件、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决定和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的决定,开展教育思想的大讨论。要求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必须制定本省推进新课程的整体规划,明确工作进度,落实责任要求,确保经费投入,健全政策机制,把推进新课程纳入主要的议事日程,认真做好组织实施工作。特别是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做好今年新进入课程改革的县(市、区)的工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在师资的培养和培训、教师准入资格、职称评定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要健全指导、检查和评估制度,确保新课程推广的进度和质量;要加强对农村地区课程改革的指导和支持,要认真组织和实施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运用信息化的手段和方式,引入优质教育资源,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要加强管理,严格规范教材选用行为。严禁使用未经国家审查通过的教材和直接使用境外教材。省级和地市级教育部门要加强对选用教材的监督、检查和指导。要求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在近期内,对本省范围内中小学使用的教辅材料进行全面清理和整顿。
  周济要求要在中央8号文件精神指引下,继续坚定不移地推动基础课程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一代又一代新人。  


CopyRight © 2008-202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附属中学  负责人:张满户  网管员:姬燕  地址:陕西·杨凌  邮编:712100  陕ICP备05052063  技术支持:贝塔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