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推荐阅读

刘长铭:学生为什么学得不快乐

发布日期:2016-06-16   阅读次数:

今天,我们的学生幸福、快乐吗?当我们在反思的时候,恰恰说明它就是个问题——学生不幸福。

 在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教师研究中心、北京市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名园长)发展工程执行办公室承办、中国教育学会高中教育委员会协办的首届北京名师名校长论坛上,

北京四中刘长铭校长直言:为什么学生不快乐?

 听说,北京四中是在北京学生幸福指数最高的两所学校之一!一起听听,怎么让学生快乐起来。

我们的学生可能不够幸福,学习得并不快乐

我们谈“让学生幸福成长”,肯定是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我们的学生可能不够幸福。教科院2015年在北京的11个区县进行了调研,有这么两组数据。一个是关于学习动机,多数孩子认为是为了打好基础取得好成绩,其次是为了满足父母为了老师,只有10%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学习兴趣而学。我觉得这十分之一的孩子是幸福的,因为幸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就是他能够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另一个是关于学习方式,孩子最喜欢的学习方式是同学之间相互讨论,其次是老师提问、自己表达,第三是利用图书馆网络等资源学习,而喜欢完全听老师讲课的所占比例只有10%。

 显然我们发现了我们孩子成长得并不快乐,学习得并不快乐。那么他们为什么不快乐呢?分析其中三个原因:

 1.学生的认知链完整性缺失

今天的学生的学习认知过程是不完整的。我说的“不完整”是,我们绝大多数情况下的认知始于间接经验而不是直接经验。正如我们吃饭,我们每个人都有享用美食的欲望,但是科学的进步让我们不给你这种美食,也有让你维持生命死不掉的方式,比如吃各种药片。这保证能够维持你的生命,但是你还有乐趣吗?

 如果获得的知识缺少了脱离它实际产生的土壤,那就意味着它已经失去了很多趣味性。今天我们的教育里面有很多是这样的。比如小学自然课讲生物科学,老师打出一个PPT来,谈一谈食物链,然后请大家齐读书,读完以后在本上抄两遍。可以想象孩子能够从中得到多少乐趣。

 2.没有充分的挖掘整合利用学生的资源

学生先天的资源是他的兴趣,后天的资源是它的精力和时间。先天的兴趣没有得到尊重,这是我们的孩子缺少成长快乐的其中的一个原因。

 今天基础教育都谈打基础,今天我们尽可能让他多学一些,怕以后不够用了。将来干什么不知道,但有了基础将来干什么都成。我小时候有一句话非常流行——“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我是教物理的,我认为我还具备一些基本的物理知识,但是到商场买一台电视机,基本的程序都不懂。所以,我们必须承认一个事实——我们在中学阶段学的很多知识参加完高考之后一辈子不再用了,但是当年考这些知识的时候却把孩子逼的要死要活。

 今天技术的进步已经给我们提供了另外一种学习路径的可能——不是先打基础,而是要先有一个问题,然后围绕这个问题,看围绕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学什么。可能需要学习知识A,在学习知识A的时候又发现他涉及到其他的知识,依此类推,这是一个新的树状路径。

 3.今天的教育严重违背人的生长发育的规律。

为了研究神经系统我们把大脑分成了42个区,每一个区有了它特殊的功能。我们小学的科学课程要研究学生的观察认知动手操作能力,但是很多的科学课程却上成了背书的课程。背书记忆和动手操作激发和发育的根本就不是一个脑区。

 不要认为小学的老师可笑,可笑的事我们每年都做。比如说高考中我们要考物理实验、化学实验,很多学校是用背书的方式应付这样的实验考核的。我们从科学的角度彻底否定这样的考试方式,但今天没有办法,我们还这样做。

 核心素养是超学科、属社会范畴,并且在不断发生变化

“核心素养”这个概念早在20多年前,联合国下面的21世纪教育委员会就在深入研究。当时提出了21世纪我们的培养的人至少应该具有这样的一些重要的素养:

第一,积极进取开拓的精神;

第二,崇高的道德品质和对人类的责任感;

第三,在急剧变化的竞争中,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

第四,有宽厚扎实的基础知识;

第五,有终身学习的本领,适应科学技术综合化的发展趋势;

第六,有丰富多彩的健康人性;

第七,具有和他人协调和进行国际交往的能力。

 我们国家在2014年在教育部全面深化课程改革的文件中,对于核心素养提出了一个初步的概括:学生应该具有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所以我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

 我们在研究一个个个体的时候发现,有些人日后的发展非常好,但是他受教育的年限并不长,或者他当年考试的分数并不高。考试分数高的人应该是非常符合我们的课程标准所提出的知识能力与目标的人,那为什么他们在日后的发展并不一定是最优秀的?这说明日后发展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并没有完全被我们的课程标准涵盖。那么决定他日后发展非常重要的东西是什么呢?我们需要进一步挖掘,需要对教育对人培养的思考。

 我所理解的核心素养它应该是一个超越学科的概念,可能包括知识,包括能力,但是我觉得更多的可能包括态度、品质、人格等。另外,我觉得它也是一个社会范畴的概念,指向生活在我们社会中的人。它更多的体现为我们人和人之间发生联系的时候,发生交往的时候,他应该有一个什么样的表现。它也应该是一个历史范畴的概念,随着社会的进步,那么这个核心素养的内涵也在发生变化。

 超学科、共性的能力很多,但还有其他重要的能力课标里未涉及

我把所有高中的课程标准中,把每一科提到的能力全部列出来,尽可能列全,然后寻求它的交集。所有的学科都提到的能力是不是就是非常关键的、非常重要的能力呢?超越学科的、共性的能力其实很多。

 比如说合作能力,很多学科都在谈到合作学习,合作探究,与人讨论,合作沟通和协调的能力。比如说我们作为生活在社会中的人,对于表达能力应该是非常重视的。“表达”在不同的学科里面有很多不同的表述,比如说有语言的表达,有学术的表达,可能语言类的学科还看重艺术的表达,还有肢体和语言的表达,在这样的基础上进行沟通。

 但坦率地说,我个人认为,今天的课标里面,还有对人非常重要的能力没有涉及到。比如说一个人反思的能力。特别是我们做管理,反思,对于一个人不断走向完善,包括知识、能力的完善,也包括人格的完善,太重要了。今天我们在学科的课程标准里面,没有把这样的一种能力摆在一个突出的位置,但是我认为它是我们生活和发展非常重要的一个品质。

 学生聪不聪明,要看他会取舍、规划自己的精力和时间

今天学校学科考试不能够涵盖培养学生未来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的全部,所以在学生入学的时候,我常常建议我的学生去规划他的资源。学生的资源是什么呢?一个是它的兴趣,一个是它的精力和时间。兴趣禀赋可能是他在这个阶段教育之前就具有的,那么教育之后后天的资源就是它的精力和时间。

 我跟学生说,如果只满足及格,我相信可能投入20%到40%的精力就够了;

如果要达到80分,要投入60%的精力;

如果要到90分,要投入80%以上的精力;

如果要达到100分,那是永远具有挑战性的目标;

如果你要是不断追求这种目标的话,你要把全部的经历都投入。

 这告诉我们,考试上升的空间越小的时候,实际上学习精力投入或者教学投入所得到的收益和效益是不一样的。如果我们只满足达到优秀,或者只满足达到良好,大家80分、90分就满足的时候,我们还有相当大的精力去发展自己别的方面的兴趣。这就需要我们的学生做一个取舍,做一个规划。你是希望永远冲击那个100分第一名,还是愿意保持一个中上等的水平,使得自己在其他方面获得更多的发展呢?我觉得每一个人都需要在这两者之间做出抉择。一个聪明的学生我觉得不完全表现为它的学业成绩能够考到多少,他更多的表现为他能够把这件事情得到一个最好的建构。

 我们应该更加注重把学生看成一个完整的人

到今年,我工作40年了。很幸运的是,在这40年里,我的教学生涯经历了巨大的变化,经历了教育价值观发生的重大改变。在我很年轻刚当老师的时候,我们主要学习教学大纲,以知识为本位。后来,我们提出要培养能力,要让学生适应未来的工作生活,要有很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那在未来,或者说从现在到未来,我们应该更加注重把学生看成一个完整的人,我们考虑的不仅是学生要获得知识,要获得能力,实际上他还有许多其他方面的需求。

 我常常跟我们的老师提一个问题:如果哪一天中国取消了高考,也就是说没有了课程标准,没有了考试说明,我们还会教课吗?我相信有相当一批老师可能就不知道怎么教课了。因为今天,我们跟学生强调“这个知识非常重要”,但其实我们并不知道这个知识对他日后的生活发展有多重要,只是这个知识在几年以后的考试中出现的可能性大。如果没有了考试大纲,那么恐怕就要凭老师自己对于知识框架的理解来确定这个知识对于人一生的发展会起到一个什么样的作用。

 “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的价值放在一个最突出的位置,把学生的需求放在一个学校的正中央。作为人基本的属性和要素,我们今天的教育要关注到学生的心灵、情感、个性、人格,使他具有博大的情怀,要对人生有一个正确的理解,追求有意义的生活,追求有益的人生。

 


 本文编辑:方艺芬 熊安迪(实习生)

责任编辑:赵天骄

感谢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教师研究中心的支持

本文为现场速记摘录,标题为编者所加,未经本人审核


 


CopyRight © 2008-202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附属中学  负责人:张满户  网管员:姬燕  地址:陕西·杨凌  邮编:712100  陕ICP备05052063  技术支持:贝塔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