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教学科研» 教研活动» 教研成果

板书大赛高中文科组姚继颖(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发布日期:2021-06-28 作者:姚继颖  阅读次数:



【课标要求】

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通过了解雅尔塔体系的确立,认识其对战后世界两极格局形成所起的作用;

(2)通过了解美国、苏联从战时盟友到对手的原因,理解战后美苏两国以及社会主义国家之间斗争的实质;

(3)了解杜鲁门主义的出笼,归纳概括战后美苏两国斗争的特点及其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的表现;

(4)通过了解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军事包围,认识“冷战”下的国际关系具有欧洲冷战,亚洲热战的特点;

(5)通过对战后美苏两国的冷战对抗的了解,认识其对战后世界形势发展的双重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或者个人独立操作等方式,搜集有关美苏争霸的材料,探究问题,理解其斗争对战后世界格局的确立、发展及其演变所起的重要作用,初步学会通过阅读学术著作、搜索学术网站上的相关材料的方法,学会按照材料的来源、作者本人的信息(所处时代、社会身份、政治态度、国家)等多方面鉴别材料的方法。

(2)分析“冷战”对抗对战后国际关系的重大影响,学会列表、归纳、概括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战后两极格局的形成、美苏冷战局面的出现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的了解分析,认识二战后两极世界格局的形成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力量发展斗争的必然结果。它们的斗争既加剧了战后国际关系的紧张局势,又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冷战”形成的原因及表现。

   二战后由于资本主义世界力量的普遍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由于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巨大影响,引起西方,尤其是梦想成为世界霸主的美国的敌视,从战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后期开始到九十年代初,美国联合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进行了除战争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导致美苏两极格局世界的形成。

难点:“冷战”状态下的美苏关系及对国际局势的影响

   冷战导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和社会主义世界形成了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的对抗,加剧了战后世界的紧张局势,但双方始终未发生直接的大规模的武装对抗,从而避免了世界大战的发生。

三、教学内容安排

                          第一目 势如水火的关系

教学要点:①雅尔塔体系的确立,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②战后初期的世界形势,理解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背景及实施步骤;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的不同是导致冷战的根本原因③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标志着美苏“冷战”的开始。

                          第二目 针锋相对的阵势

教学要点:①冷战在欧洲的具体表现,马歇尔计划与经互会两大经济集团的对峙;②北约与华约两大政治军事集团的相互威慑。

                         第三目 冷热交织的局势

教学要点:①两极格局下的影响②亚洲:朝鲜问题,越南问题③欧洲:德国分裂,美洲:古巴导弹危机。


四、教学方法和学习指导策略

1.导入设计:

创设情境:简单介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过程,从结果导入新课。

问题导入: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世界带来的变化导入新课。

2.势如水火的关系

运用课本材料,并适当补充战后美、苏实力增强的材料,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理解两极格局形成的背景。

①教师简单介绍美、英、苏等国为处理战争遗留问题而召开的一系列国际会议,注意区分雅尔塔会议与雅尔塔体系,强调雅尔塔体系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

②补充战后美、苏实力增强的材料,引导学生分析战后世界两极格局形成的必要条件。

材料一:“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

——英国首相丘吉尔在1943年的德黑兰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二:从一切能得到的指数来看,……美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许多美国人,包括政府中的主要人物,都认为他们能够运用他们的力量命令全世界朝着美国式的民主资本主义方向走去。                  ──斯蒂芬•安布罗斯《全球主义的兴起》

材料三: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在战争中实际增长了50%以上,而整个欧洲(不包括苏联)却下降了25%。到1953年绝大部分制造业从破坏中恢复过来后,整个欧洲所占比重也只有26%,而美国达44.7%。              ——数据来源:保罗•肯尼迪著《大国的兴衰》

③利用教材上的两段材料(富尔敦演说、斯大林的反应),引导学生分析战后世界两极格局形成的原因。

④引导学生分析“杜鲁门主义”和“冷战”两个概念。

⑤制作PPT演示《美苏战后由盟友到对手的过程》。

3.针锋相对的阵势

   调整教材顺序,按照政治、经济、军事三个方面介绍美、苏“冷战”,了解两极格局形成的过程。

①补充相关材料,分析马歇尔计划与经互会两大经济集团对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影响。

②利用教材“学思之窗”上的两段材料,了解北约与华约两大政治军事集团的形成过程及,分析其对战后世界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

4.冷热交织的局势

可以按照教材的顺序(欧洲、亚洲、美洲)、也可以调整教材顺序(在欧洲和美洲的全面“冷战”、在亚洲的局部热战),介绍相关史实,了解“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

①运用课本材料,并适当补充相关材料,了解德国分裂的全过程(柏林危机、德国分裂、柏林墙)。

②区别朝鲜问题、朝鲜战争与抗美援朝,分析朝鲜分裂以及美国发动朝鲜战争的原因。

③适当补充相关材料,了解越南问题的最终结果。

④适当补充相关材料,研读美、苏两国政府在处理古巴导弹危机时的态度,分析古巴导弹危机最终解除的内在原因(强调美、苏两国领导人的克制态度)。

5.小结

   演示PPT《两极世界的形成》,小结两极世界形成的背景、过程和对世界的影响;也可以联系国际时事,通过对比和分析,了解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关系。



CopyRight © 2008-202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附属中学  负责人:张满户  网管员:姬燕  地址:陕西·杨凌  邮编:712100  陕ICP备05052063  技术支持:贝塔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