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教学科研» 教研活动» 教研成果

板书大赛初中文科组郑楠(《周亚夫军细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发布日期:2021-06-28 作者:郑楠  阅读次数:


教学理念:学生是学习真正主人,教师只是一个引路者。

教材依据

《周亚夫军细柳》教学设计来源于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第六单元第三课。

关键词:趣读、悟读、赏读、感知形象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积累重点文言知识,熟读成诵;

能力目标:学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结合,通过对比、衬托手法刻画人物的方法;

情感目标:理解人物形象,感受人物精神。

教学重点

学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结合,通过对比、衬托手法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人物形象,感受人物精神。

教学课型

新授课(1课时)

教具

黑板

【教学过程】

(课前,师带领学生齐读《周亚夫军细柳》一文,做好课前准备)

一、知识竞赛,检测旧知导入

师随机提问《周亚夫军细柳》第一课时所学的重点文言知识,学生进行抢答,答对者所在小组累计加分。

(板书:)为、以、之、军、使、且、大、徐、约、居、固、曩等重点文言虚词、实词在文中的用法及意义。

二、趣读,复述故事

师:本文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简要复述故事情节。(提示:记叙文的六要素,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以及故事发生的背景。)

生自由发言后,师明确:在匈奴大举入侵的背景下,汉文帝亲自来到霸上、棘门、细柳三处军营劳军。在霸上和棘门,文帝可以纵马奔驰,军营将士也极为恭敬。而在细柳营,文帝则被要求处处遵循军令:无将军之令不开营门;军中不能驱驰,只能徐行;劳军也要严格遵循军礼。文帝出营后,称赞了周亚夫。

师:由此可见,文帝在细柳与霸上、棘门两地劳军所遇情形是不一样的。都有哪些方面的不同呢?

image.png

生自由发言后,师明确:

1.文帝劳军进军营的过程不同。在霸上、棘门两地“直驰入”,没有任何阻拦;而在细柳营“天子先驱至,不得入”“上至,又不得入”,两次不得入,等有将军令后才得以进入军营。

2. 霸上、棘门和细柳营将士对文帝的态度不同。在霸上、棘门两地“将以下齐送迎”,将士对文帝极为恭敬;而在细柳营将士们处处以军礼要求文帝,正如周亚夫所说“请以军礼见”。

image.png

师:文帝在细柳与霸上、棘门两地劳军所遇情形的不同,恰好对比出了细柳与霸上、棘门两地军队的纪律不同。由此可见,周亚夫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生:“真将军”!

师:很好!周亚夫正是文帝口中的“真将军”!那么他的“真”如何体现呢?请同学们细读文本,进行小组讨论,找出能体现周亚夫“真”的语句并加以分析。

三、悟读,识“真将军”

师:汉文帝为什么称周亚夫为“真将军”呢?

生进行小组讨论,发言后师明确:

1.军队训练有素,周亚夫治军有方。细柳营“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一派常备不懈,严阵以待的景象。

2.军纪严明,;令行禁止。文帝到细柳营,“先驱至,不得入”“上至,又不得入”,直至文帝正式派使臣持节下诏,“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在细柳营文帝也要遵循军令,按辔徐行。

3.周亚夫刚正不阿,恪守军礼。面对天子,周亚夫不卑不亢地说“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4.由全文的大背景来看,匈奴紧逼边境,此时国家需要的正是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和周亚夫这样治军有方的将军。周亚夫做到了这一点。这与霸上和棘门军的将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师:由此文帝在劳军后对霸上、棘门军和细柳营的将领也作出了不同评价!

image.png

四、赏读,学写法

师:在这则故事中,你认为汉文帝和周亚夫谁才是主人公呢?简述你的理由。

(小组讨论,小组间进行辩论赛)

生以小组进行辩论后师加以明确:

从全文的大背景来看,匈奴大举侵扰汉朝边境,此时国家和汉文帝需要的正是像周亚夫这样治军严明、刚正不阿的真将军。写霸上和棘门两地的情况正是为了写细柳营的训练有素和严阵以待做铺垫,形成鲜明的对比,因此司马迁对周亚夫的正面描写虽着墨不多,但文章中处处有铺垫、对比和衬托的侧面描写这便是李长之所评价的《史记》写人时常“用两种突出的性格或两种不同的情势,抑或两种不同的结果,作为对照”司马迁在《周亚夫军细柳》一文中多处使用了对比、衬托的写法,避免了单一从正面描写的直白,提供了更多观察人物的视角,使人物形象更丰满、立体。

(板书:)描写人物正面、侧面结合

同样的,汉文帝也是文中的重要人物。作为一国之君,面对周亚夫及其军中将士的军礼约束,他不但不怪罪,反而称赞有加。这与“群臣皆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个“惊”字微言大义,既写出了群臣对周亚夫治军严明的惊叹,更写出了对汉文帝不罚而赞的惊讶,可见汉文帝是一位贤明、识大体的明君。这样的君主也正是当时国家形式下最需要的!

(板书:)文帝贤明,识大体

文笔峭拔,微言大义

因此,司马迁在《周亚夫军细柳》一文中不仅塑造了一位“真将军”周亚夫,也塑造了一位贤明、识大体的文帝明君形象。这样的写法使人物相映成趣,情感充沛,也寄托着作者司马迁的殷殷深情!

(板书:)情感充沛,诉诸衷肠

五、课后巩固作业

1.熟读成诵,完成大练习册相关习题;

2.课外阅读《刘邦本纪》和《项羽本纪》,进一步了解《史记》。

六、板书设计

image.png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周亚夫军细柳》的第二课时,在第一课时时,学生结合课下注释疏通了全文大意并积累了文中所涉及的重点文言知识。因此,在第二课时一开始我设计了“知识竞赛,检测旧知”这一环节来巩固上节课所学,让文言文学习落到实处。接下来是“趣读,复述故事”板块,目的是让学生在复述故事的过程中理解文帝在细柳营同霸上、棘门两地所遇情形是不同的,进而引出本课时的教学重难点:周亚夫为什么能称为“真将军”?本文采取的正面、侧面相结合,通过对比和衬托来塑造人物形象的写法。在复述故事过程中,学生在我的提示下,注意到了故事发生的大背景(匈奴大入边),这也为后面“悟读,识真将军”板块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这一板块后我提出了一个主问题:你认为汉文帝和周亚夫谁才是主人公呢?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辩论,这是本节课的出彩环节,学生积极性很高,妙语连珠。进而引出“赏读,学写法”这一板块。整个教学设计层层推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真正领略到了司马迁《史记》中塑造人物的相映成趣的特点,以及文本中所寄托的司马迁的肺腑和心肠。不足之处在于“趣读,识真将军”和“赏读,学写法”两个板块中,缺乏对学生的足够的引导和评价,这也是在讨论、辩论环节耗时过多导致的,因此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应注重教学节奏的把控。





CopyRight © 2008-202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附属中学  负责人:张满户  网管员:姬燕  地址:陕西·杨凌  邮编:712100  陕ICP备05052063  技术支持:贝塔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