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基本知识
一、什么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全面提升教师整体素质,缩小学校、城乡、区域间教育发展水平的差距,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也就是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在办学经费投入、硬件设施、师资调配、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等方面大体处于一个相对均衡的状态,与义务教育的公平性、普及性和基础性相适应。
二、如何把握均衡发展的基本内涵?
均衡发展是一种新的教育发展观,是解决我国目前现实教育问题的新举措,是实现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其内涵主要包括三个层面:
1.区域之间的均衡发展。
2.区域内部学校之间的均衡发展。
3.群体之间的均衡发展,目前应当特别关注弱势群体的教育问题。
其最终目标,就是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实现教育公平。
三、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的主要内容和标准是什么?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一个门槛、两项内容、一个参考。
一个门槛(基本办学标准评估):要求在对一个县进行评估认定前,要对其所辖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是否达到本省基本办学标准进行评估。达到这一条件的县,才有资格接受均衡督导评估认定。
两项内容(均衡督导评估认定的核心内容):
1、对县域义务教育校际间差距评估。是以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生均图书册数、师生比、生均高于规定学历教师数、生均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数8项指标来分别计算小学、初中综合差异系数。达到基本均衡评估的标准为:小学综合差异系数不高于0.65,初中综合差异系数不高于0.55。
2、对县级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评估。主要是通过入学机会、保障机制、教师队伍、质量与管理四个方面的17项指标来进行,每个指标赋一定分值,总分为100分;达到85分以上的县方可视为达到此项评估的要求。
一个参考:指公众对本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的满意度,作为评估、认定一个县是否实现基本均衡的重要参考依据。
其它:四个一票否决(“全面改薄”计划未完成的、“三残儿童”入学率不达标的、近三年教育经费投入有两年未实现“三个增长”的、学校出现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和严重违纪违规事件的)。
四、基本均衡评估验收的总体要求是什么?
对县域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条件重点评估的9项指标有7项以上达标,办学基本条件各项指标的评估和县级人民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评估得分均在85分以上,全县小学和初中校际均衡的差异系数分别小于0.65和0.55,公众满意度调查结果达85%以上满意的县,方可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评估认定。
五、均衡学校办学条件的9项“门槛指标”具体是什么?
指标1: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普通教室、实验室(小学科学实验室、初中理化生实验室)、计算机教室、图书室、语音室面积是否按班数规模达标或生均面积达标,其中4项达标该指标视为达标。
指标2:体育运动场地、消除土操场,用混凝土硬化或塑胶软化,不能用砖块铺设操场;操场环形跑道小学至少150米、初中至少200米;直跑道小学至少60米、初中至少100米。篮球、排球场地按班级6:1设置。
指标3:教学仪器设备值。常规教学设备、现代信息技术设备、教学专用设备配备不足或数量不达标的,则该项指标不达标。
指标4:每百名学生计算机台数达到15台,应以最大班额上课达到人均一机为原则,学生500名以上的学校,应避免装备过量造成资源闲置。
指标5:图书册数。小学生均30册、初中生均40册,不含电子图书。借阅量每生每学年15册;是否设有图书角;书库是否设在一楼;是否实现数字化管理。
指标6:师生比。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今年执行旧标准,城区:小学1:21,初中1:15;农村:小学1:23,初中1:18。
指标7:高于规定学历的专人教师所占比例。小学大专及以上达到85%,初中本科及以上达到75%。查看当地最新教师花名册。
指标8:中级职称专任教师所占比例。初中为中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比例达到35%;小学为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比例达到35%,即中级、高级职称教师合计达到35%。
指标9:高级职称专任教师或骨干教师比例。学校的高级职称占全县教师的2%,骨干教师占本校教师的5%。
各县区要根据自查核实情况,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填平补齐每项差额,确保每一所学校综合评估达标,即9项“门槛指标”中有7项以上达标。
六、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1、强化政府责任。明确督导评估对象是地方各级政府,并且要求政府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第一责任人”。督促政府切实履行国家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中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责任。
2、注重实效。评估认定以结果性评估为主,即以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际间差距的评估为重点。同时,评估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工作情况,引导政府,尤其是县级政府积极均衡配置义务教育学校资源。
3、积极回应社会关切。把行政性评估与广大群众的实际感受结合起来,将公众评价作为评估的重要参考。努力缩小校际间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回应社会关切。
七、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在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就读享受哪些政策?
与所在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享受同等政策,家庭经济困难的,可享受“两免一补”政策。
八、教育部提出的有关“减负”工作的五项要求是什么?
要坚持正确的政绩观和科学的评价观,不准把升学率作为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唯一指标;坚持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一律实行免试就近入学,不准小学、初中招生举行选拔考试;坚持认真执行国家课程计划,不准随意增减课程门类、难度和课时;坚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不准占用学生休息时间组织集体补课;坚持全面评价学生的发展,不准按考试成绩排队。
九、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家长应该做些什么?
1、送孩子上学读书,接受九年义务教育。
2、经常与学校领导、班主任、科任教师勾通交流,积极配合学校开展好教育教学工作。
3、关心、支持学校发展,为学校发展献计献策,共同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