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诺奖奥秘,点燃科学梦想 || 我校邀大学动科学院教授作科普报告
11月21日,一场由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悉心筹备的科普报告会于我校盛大开讲。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学学院的潘传英教授受邀担任主讲嘉宾,以《破解免疫的 “刹车” 密码 —— 诺奖中的免疫耐受之谜》为主题,为全校师生呈上了一场精彩纷呈的科学盛宴。
报告中,潘教授紧紧围绕202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核心内容,对免疫领域的关键知识展开了深入解读。她不仅精准阐释了免疫耐受的科学原理,还生动展现了这些前沿研究成果在肿瘤精准治疗、自身免疫疾病防治等医学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同时,潘教授分享了诺奖获奖者们在科研道路上奋勇拼搏的感人故事,让学生们真切感受到科学家们严谨务实、坚持不懈的科研精神。此外,她特意讲述了11位华裔诺贝尔获奖者的励志经历,一个个鲜活的事例不仅凸显了华裔科学家在全球科学界的卓越地位,更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的民族自豪感。

为让严肃的科普内容更具亲和力,潘教授巧妙穿插了 “诺贝尔奖之最” 等趣味知识,如 “最年轻的诺奖得主”“获奖次数最多的家族” 等,一个个新奇的知识点让现场气氛顿时活跃起来,不时传来欢快的笑声。她还特别介绍了 “搞笑诺贝尔奖”,既让学生们认识到科学并非高高在上的严肃领域,也传递出科学的幽默与包容,鼓励大家打破思维定式,勇于提出新奇的科学问题。结合自身的科研与教学经验,潘教授为学生们提供了 “多提问、多思考、多实践” 的 “三问法” 探索建议,为他们今后的科学学习与探索指明了清晰方向。
互动环节,动物科学学院的蓝贤勇教授现场提出多个与诺奖知识相关的问题,同学们积极踊跃作答,充分展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扎实的知识储备。对于回答正确的同学,现场赠送《诺贝尔奖知多少:最近十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解读(2025—2024)》一书,这份特别的奖励不仅是对学生们的肯定,更进一步点燃了他们的阅读热情与探索欲望。
此次科普报告会在学生群体中引发了强烈反响。高二(1)班的马平野同学会后难掩兴奋之情:“以前总觉得诺贝尔奖是遥不可及的科学神话,今天听了潘教授的报告,不仅揭开了免疫知识的神秘面纱,更了解到原来有这么多华裔科学家在诺奖舞台上光彩夺目!这也让我下定决心要努力学习,希望未来能像他们一样,在科学领域发光发热,为国家的科技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这场科普报告会不仅为我校师生搭建了接触前沿科学知识的桥梁,更如一颗珍贵的火种,成功点燃了学生们的科学探索热情。
初审:徐恒明 终审:翟立